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三章 刘义隆的第二次尝试 (第3/4页)
,王玄谟部将见滑台城内茅屋很多,建议用火箭展开火攻。但,王玄谟却否决了这个可行性极强的方案。 因为,他想进城掳掠财物,你们都烧完了我抢什么。 结果滑台攻了几个月也没攻下来。等王玄谟再想用火攻时,城中军民已经挖好了地洞,并撤除了屋顶上的茅草,想火攻也不行了。 贪财已经够拖后腿的了,王玄谟偏偏还有一个更致命的缺点,多疑。他对加入北伐军的中原义军不信任,同一族类,北伐鲜卑人,有啥不信任的?可王玄谟偏偏就是疑神疑鬼,弄得军心涣散。 450年10月,拓跋焘亲自率大军强渡黄河来救滑台。魏军兵强马壮,士气高涨,王玄谟军军心涣散,两军一相接,王玄谟即畏战先逃。宋军大败,损兵万余人,兵器粮草尽数丢失。 拓跋焘又命魏军用铁锁封锁黄河,宋军水军拚死突围,方才逃脱。 拓跋焘又顺势包围彭城,遭到宋军顽强抵抗后,拓跋焘担心重蹈悬瓠城之战覆辙,率军绕开彭城,到了盱眙城下。遭到抵抗后,又绕开盱眙,直抵长江北岸的瓜步(今江苏六合),已与刘宋隔江相望。 东路军惨败,北魏军直逼江淮,宋文帝刘义隆震恐,急命西路军班师回救。西路军无奈放弃战果,回军救援。 敌军已反攻至本土,宋军拼死集结兵力封锁了长江,拓跋焘见这种对峙也没什么实际意义了,饮马长江后北返。 北魏军返回北方的途中有个小插曲。 大军经过盱眙时,拓跋焘突发娱乐精神,依仗自己兵多,派使者进盱眙城,向守城的宋将臧质索要几坛美酒,想就着美味的盱眙龙虾喝喝。 臧质欣然答应,爽快的给了使者几个酒坛子带回去。 拓跋焘拍开酒坛的封泥,正要一仰脖子痛饮,一股腥躁味直冲脑门。 原来,坛子里装的,是盱眙牌尿黄大曲。 差点被尿呛着的拓跋焘肝肺俱炸,喝令大军立即攻盱眙城。月余,未攻下,只得放弃率军北还。 上次是悬瓠城,这次是盱眙城,拓跋焘输了个别场战斗,但取得了战略上的胜利。 可是,盱眙索尿事件虽然小,但是,老王认为,就是这次事件,直接导致了北魏帝国一个极其重要人物的身首异处。至于这名重臣的身死的内容,在后文会有专述。 宋文帝刘义隆发动的这次大规模北伐,至此以失败而告终。“元嘉草草,封狼居胥,赢得仓皇北顾”,辛弃疾的《永遇乐》又为这段北伐历史做了最好的注解。 拓跋焘率军直抵刘宋的战略要地江淮地区时,刘义隆面对一江之隔的劲敌,看着鲜卑士兵耀武扬威的追杀宋兵,长叹一声:檀道济若在,岂使胡马至此! 机器崩溃了,才想到被辞退技术干部的可贵。此时,一代名将檀道济,已冤死14年了。 檀道济冤死706年后,一名与檀道济命运神似的战神,也被冤杀。此人就是,跃马河朔、长驱伊洛、收建康、复襄阳、克洞庭,威名战功暴于南北的民族英雄--岳飞。 纵观二人一生,有诸多神似之处: 1.檀道济所效力的朝廷国号宋,岳飞效力的朝廷国号也叫宋。 2.檀道济、岳飞保卫的国家均是偏安江南的政权。 3.檀道济、岳飞均是威名战功暴于南北,内战内行,外战打北方的游牧民族更内行,均为北伐名将。 4.二人均打过一场颇受争议的水上内战。檀道济是率水军拿下了荆州的谢晦,谢晦本是其同盟者,故此战的意义颇有争议。岳飞则是率水军在洞庭湖镇压了钟相、杨么领导的农民起义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