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344章:南巡镇抚司 (第1/3页)
定安府的集议,被安排在了知府衙门。 衙役看到李长安的腰间玉牌后,立马恭敬地将其引入大门,穿过各司衙门,来到最深处的明镜衙署。 此地已经有不少身穿官府的地方官员聚在一起。 其中以后不少就在几天前刚去东岳郡城,参加过李长安的婚宴。 见到来人竟然是李长安。 在场官员纷纷悚然一惊。 他怎么来了? 忠勇伯是爵位,副掌楼也是书院内部的职位。 没有任何官位在身,他凭什么来? 心中虽然惊讶。 但还是有不少官员朝李长安抱了抱拳。 李长安虽然文道已废,未来注定无法在官道上走太远,但毕竟于国有功,当得起这一礼。 李长安逐一还礼,然后随意找了个角落坐下,严格依照秦掌楼的话,少说少做,做做样子就行。 “他怎么来了?” “谁知道?今日集议可是为了南方三府之乱。” “李长安诗文大才不假,但听说才及冠,弱冠之年能有什么治世之法?” “这不是胡闹吗?治理南方三府之乱,又不是写文章作诗词。” “估计是白鹿书院在里面下了力气。” “这是硬要把李长安塞进南巡镇抚司了吗?” “多一个人进去,你我岂不是就要少进一人?凭什么!?” “噤声……他于国有恩,更是因此废了自己的先天文箓,让他占一个名额也属应当。” …… 在场三十几位地方各衙司官员,都在轻声议论纷纷。 李长安不用听也知道是在说自己。 没办法,谁让自己只是个嘴上无毛的弱冠青年? 而且没有半点官位在身,更无治理一方的经历。 能让这些官员服气才怪。 对此李长安倒也处之泰然。 不过是人之常情罢了。 府衙知事带着一众衙役,小心翼翼抱着卷宗走进来,在每位官员面前摆上厚厚一沓。 李长安朝知事点头致意。 知事愣了一下,然后朝李长安抱拳回了一礼。 在这么多官员里,李长安是唯一一个朝他致意的人。 后面还有不少官员陆续走进来。 李长安坐在角落,倒也无人来打扰,反倒有时间仔细看看南方三府的卷宗。 这一看不要紧,李长安的眉头瞬间皱了起来。 去年七月的水患,让南方化为一片泽国,直到九月中旬才勉强解决。 然而水患过后,才是真正的大问题。 南方三府差不多有三亿百姓。 这么多人受灾,吃饭成了巨大的问题。 偏偏此时又已经进了冬日,想要耕种有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