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359章:逐渐步入正轨 (第1/3页)
时间一天天过去,转眼已至月末, 来到云阳郡的人越来越多。 在郡城的郡守郡丞,这几天精神一直处于高度紧绷的状态。 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,就会有一个或者几个他们不太惹得起的人,驾乘云舟来到郡城。 “听说是去下面的村庄去找李长安。” “李长安!?”郡丞的语调瞬间上扬,身体不自觉哆嗦了一下,“那个在府城,一言不合斩了同知的杀星?” “怎么从来都没听说过他来我们云阳郡?” 郡守眉眼间也流露着一丝疑惑和隐隐的担忧,“上次来的南巡镇抚司官员里,好像也没那一位。” “还是说有什么事专门来了这里?” 说到这里,二人互相对视一眼,不觉心头漫上一层阴云。 而此时, 李长安已经在云阳郡的烂泥地里走了好几天。 陆续赶来的各方势力子弟,也被李长安这副亲临田地的模样吓到了。 “参议难道不是应该坐在衙门里,等着翻看主事和司务汇总上来的卷宗吗?” 有人解释道, “这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各地情况。” “李参议每天晚上回去都会对照卷宗,再重新整理。” “听说最先来的三个人,是大理寺卿之子、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之子,还有户部尚书之子,不过他们正在调查一件案子。” “我们这些后来的人,就跟着一起下地,体察民情,熟悉当地农耕之事。” “最后整理出来的卷宗,交给李参议比对查验,极为严苛。” 说着,那人抱拳行礼, “在下大理寺左寺寺正骆远昌,不知兄台尊姓大名?” “原来是骆大人,在下万松书院冉伯平。” “在这里你我皆是司务,莫论朝廷官职。”骆远昌摆了摆手,“走吧,前面还有八十多里地要走。” 冉伯平不可置信地眨了眨眼,“八十多里地?都要走?” 骆远昌在前面带路,“嗯,每天都差不多要走一百五十里。” “李参议文道尽废,但是武道修为不容小觑。” “看似只有七品巅峰,但体魄着实吓人,好多武道六品后期的人都撑不住,李参议却每天都跟没事人一样。” 冉伯平听了暗暗咋舌,赶紧跟上,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泥地里。 往前走了五六里,越过一座小山丘,冉伯平眼前瞬间一片空旷。 二十几道身影行走在田野间,好似农夫一般。 而真正的农夫,已经被征召,开始修筑道路。 冉伯平加快脚步,跟着骆远昌,终于见到了那位名传天下的忠勇伯。 “象山书院学子冉伯平见过忠勇伯。”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