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359章:逐渐步入正轨 (第2/3页)
李长安直起腰,擦了擦脸上的汗水,看向冉伯平点点头,“兵部左侍郎和我提起过你,明年就要进兵部了?” 冉伯平瞳孔骤缩,书院派遣学子进入官场,在未定之前,从来都是秘密。 左侍郎大人竟然跟李长安说了? 冉伯平稳了稳心神然后抱拳行礼,“是。” 李长安从怀里拿出一块司务令牌,随手扔给冉伯平, “刚刚骆远昌应该和你也说了要做的事。” “我不管你们来自何处,只要在镇抚司的时候认真做事,这里就有你的一席之地。” “去吧。” 冉伯平手忙脚乱接过司务令牌,僵硬地行了一礼。 李长安点了点头,继续往前走。 冉伯平问身边的骆远昌,“骆大人,参议大人这是……?” “是不是和想象中的不一样?”骆远昌轻笑问道。 冉伯平怔怔点头。 “李参议虽然是白鹿书院副掌楼,但在赈灾之事上,并没有门户之见,四院一监,朝廷六部还有大理寺、都察院等等,都有人过来了。” 骆远昌忍不住赞叹道,“李参议谁都没有为难,来了一律给牌子。” “之前他不是和国子监、嵩岳书院都有矛盾吗?一样给了司务令牌。” 冉伯平闻言也大感惊叹。 如果换成是自己,他可没有这份肚量。 一个司务官职,就代表了功德碑上的一个名字。 打死都不能让。 “白鹿书院就没阻止他吗?”冉伯平不解问道。 骆远昌带着冉伯平往前走,“白鹿书院现在只有一个目标,就是让李参议在这次赈灾中得到大气运。” “所以由他自己做主安排官职。” 冉伯平感慨地摇摇头,“不愧是李长安,恐怕也只有他能拥有如此特殊的地位了。” “哪怕文道已废,白鹿书院都没有放弃。” 骆远昌赶紧阻止冉伯平继续往下说,“噤声,在这里可别非议李参议。” “我们都承着他的情,妄加议论不是君子所为。” 冉伯平连忙点头,跟着骆远昌加入了勘查农田的队伍。 二十几个人分散在广袤的田野上,毫不起眼。 前方,李长安走上一块石头,看着前方连绵的低矮山丘,长舒一口气,从怀里拿出千里传音符, “封不疑,今天是什么日子了?” “案子还查不查的出来?” “查不出来干脆回京城算了。” 封不疑的声音很快就传了回来,“今天一月三十……参议大人再给我们三天时间,很快就能查个水落石出了。” 李长安问道,“查出些什么了?先说点给我听听。” “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