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627章 各有谋算(38) (第1/2页)
第627章各有谋算(38) 曹cao在兖州站稳脚跟以后,回想自己的所作所为,有诸多不足之处。 其他都没有什么,但鲍信身亡这件事,漏洞颇多,曹cao有点做贼心虚。 他害怕别人怀疑鲍信之死,更害怕鲍信的亲属中有人知道秘密协议的内情。 鲍信的军队,巳经被曹cao完全吞并,他的儿子年幼,两个兄弟在讨伐董卓时先后战死,曹cao倒不怕有人来争夺齐北郡。 但曹cao与鲍信私下里的协议,要是被鲍家人传扬出去,天下人用脚趾头都能想明白,鲍信是死在曹cao手里。 那曹cao的名声可就坏了,朋友和部下,就会人人自危,和他离心离德,对他以后的发展,非常不利! 于是,曹cao把鲍信的儿子鲍勋收养了,与自己的儿子曹丕一起培养,一视同仁。 如此一来,他就不用担心鲍家人到处乱说,反而因对朋友讲义气而获得好名声。 其实,曹cao完全是多虑了! 鲍信与曹cao私下里的秘密协议,毕竟是上不得台面的事情,他也害怕传扬出去。 而且鲍信也没有把握曹cao一定会答应自己,他并没有告诉别人,包括自己的亲信、族人。 因此,鲍家人非常认同“鲍信因为救曹cao而死”的说法。 随着曹cao在兖州的威势越来越大,甚至有些鲍氏族人不遗余力在外面宣传,以此来加强鲍家与曹cao集团的关系,并得到应有的好处。 但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,聪明的人也不止曹cao一个。 与鲍信一起迎接曹cao进入兖州的陈宫,还是对鲍信的死产生了很深的怀疑。 陈宫寻思:“我只道曹cao是位明君,与鲍信把兖州献给他,原来他却是个狼心之徒,反而害了鲍信的性命!” 陈宫只是曹cao手下的一个谋士,而且还不是那种特别信任的,自然不敢质疑主公。 而且他没有半点证据,也是无可奈何。 陈宫甚至不敢露出半点风声,怕引起曹cao的疑心,反而自己遭了毒手。 但他的心中,已经有了离开曹cao的念头。 曹cao的羽翼渐丰,对兖州的控制能力越来越强,远非当年刘岱可比。 当年袁绍推荐他为东郡太守,也是有条件的。 袁绍和曹cao达成了默契,他向北发展,而曹cao只能是向南发展。 袁绍出兵攻打公孙瓒,曹cao出兵帮助袁绍挡住了公孙瓒的盟友刘备、单经及陶谦诸军,袁绍才能专心对付公孙瓒,最后,在龙凑之战中获得胜利,扭转了形势。 曹cao素有大志,深知征伐天下,兵员和粮草缺一不可。 他坐拥兖州之地以后,早就觑视更加富裕的徐州。 徐州的黄巾军早被陶谦肃清,百姓安居乐业,曹cao一时没有合适的进攻理由。 现在陶谦部下居然敢动曹cao的家人,曹cao虽然正是伤心之时,但他并没有被仇恨冲昏了头脑。 他马上想到,在报仇的同时,还可以名正言顺地把徐州纳为己有。 曹cao的地盘虽然不小,但被袁绍、袁术兄弟和陶谦夹在中间。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