赤鸾(养父女 古言)_第161章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161章 (第2/2页)

唐关朝官兵抬手,“放了他们。”

    “这……是。”

    “大人,大人,草民们并非有意逃跑。”一徭役匍匐跪倒在唐关脚下,不断叩首,涕泗横流。

    “现在正是秋收的时候,地里的庄稼都没人收,草民们就被押来做徭役,这也罢了。可……可是大人!这里有鬼,有鬼啊大人!到处死人,和草民一起来的乡亲已死了有两个,我再不跑,恐怕我也要死了,我、我……我害怕,我的妻子刚生产,我还想再见一见妻儿......”

    剩下的徭役也通通跪下,齐向他磕头,“救救我们吧大人,救救我们。”

    “家中还有父母妻儿无人看顾,我不能死在这里,我要回家......大人,我要回家!”

    唐关听了眉头紧皱,一向爱洁的他竟不顾徭役遍身泥污,弯腰亲手拉起他们,“都起来。”

    “已故之人不会枉死,本官定会查明原由,尔等家中无人收粮之事,也会解决。”

    赵简以为他要放徭役们回去,心惊rou跳,小声提醒道:“太傅大人,遣送万余名徭役回乡,河道不能如期疏浚,阻碍关东向关中输送粮食的大事,怕会……影响社稷。”

    若不能解决运粮之事,粮食到不了关中,长安缺粮,少不得天子要率领百官去洛阳“就粮”,可不是影响社稷么。

    唐关不予理会,“暂停清淤,待查明一切再说。”

    “这……”赵简一阵犹豫。

    也罢,天塌了都有高个子的顶着,谁让人家是太傅呢,就算有事,想必也不会拿他一个听话办事的人开刀。

    “是,大人。”

    唐关望着雨雾朦胧的水面沉思半晌,走入帐篷内,吩咐鹿鸣研墨。

    他连续写了两道奏疏。

    一是请求朝廷就近抽调军府,协同当地官府帮助因家中男丁服徭役,而无力秋收的百姓收麦。

    二是请求朝廷减免秋收之际被征徭役的百姓的租税。

    鹿鸣将奏折送出后,天色欲晚,询问他:“老爷,要回长安么?”

    唐关摇头,准备在此地留几日,查明真相再说。

    至于宝贝那里……唐关心底虽挂念不已,但是有清淮在,若有事清淮必定来报。

    他走出帐篷,想去出事的地方看看,却见张重稷跨越百里,冒雨前来。

    张重稷未着官服,身穿洗到发白的短打,脚踩草鞋,仿佛刚从他那花田出来。

    遥遥看到唐大人,张重稷快步走上前,开门见山郑重劝道:“这里的事不简单,大人,您……还是不要插手了,速速返京吧。”

    莫非广通渠的事与张重稷有关?

    唐关暗中寻思一番,仍旧一脸沉静从容,“运河兹事体大,关乎长安百万生民,唐某焉能却步。”

    “大人!”张重稷情急焦躁,“孔子有云‘危邦不入,乱邦不居’,您何苦如此。”

    唐关不为所动,“危邦总要有人平,乱邦终须有人定,张博士,请回吧。”

    “您……唉!”张重稷连声叹气,却并不离去,就地随他住下。

    张重稷来此,又苦心相劝,只怕这广通渠的确“有鬼”,张重稷不走,唐关也不多说什么,暗里又命鹿鸣遣人回长安,连夜去请仍在唐府做客的祝隐。

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