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一章 士相之争 (第3/7页)
对此很鄙视,他希望司马昱有自知之明,主动禅位。司马昱只好写下遗诏:命家国大事都要一一禀告大司马(桓温),司马曜要象刘禅对待诸葛亮一样,敬重桓温。 有桓温这么个权臣压着,11岁的司马曜自然不是个能主事儿的皇帝。幸运的是,他有一个真诸葛--谢安。谢安利用拖字诀,于一年后,即373年,成功拖死了病重的桓温。 有名臣谢安辅政,国家初显欣欣向荣之势,并在383年秦晋淝水之战中打败了如日中天的北方霸主、前秦王苻坚,使东晋免于覆国之灾。这都是谢安家族的功劳,但由于皇帝是司马曜,司马曜死后白得一个孝“武”帝的称号。 司马曜打仗不行,却不是孬种。 东晋集团公司自建立以来,就不是他们司马家一家的,而是王、庾、桓、谢等豪门大家与司马皇室共同参股的,司马家只是个大股东而已。王敦死了,桓温死了,现在谢安也死了,司马曜决定改变君权被分享的局面。 他任用同是昆仑女生的亲弟弟司马道子,接替谢安的宰相位置。 司马道子上台后,刻意排挤陈郡谢氏等士族豪门的势力,试图维护宗室的权力,这样,门阀士族与宗室亲王之间的矛盾开始激化。 司马曜则有意将豪门士族的怨气引向执政的弟弟司马道子身上,巧妙的在豪门士族与丞相司马道子之间维持平衡,这样,君权才能至高无上。 司马曜不愧是一名诡诈权谋高手,无师自通的深谙帝王制衡之术,然而,他刚想过几天安稳日子,却离奇的死了。 司马曜有三个爱好,一爱佛教,二爱美酒,三爱女人。正是他的第二个和第三个爱好,使他离奇的提前领了盒饭。 396年9月的某日,司马曜在宫中与宠爱的张贵人一起喝酒,二人已有几分醉意,可司马曜还要张贵人陪他对饮。张贵人极力辞谢。司马曜不高兴了,发起了酒疯。 “你当年是因为美貌才被封贵人,如今你年近30,美色大不如前,又没生孩子,白占着一个贵人的名位,明天我就废了你,另选新人。” 不仅口吐芬芳,说完,司马曜还“嗷”的一声,吐张贵人一身半消化状态的海参鲍鱼鱼翅,后去清暑殿沉沉睡去。 张贵人又气、又急、又怕,她恃宠生骄,之前从来没有受过如此训斥、羞辱,再加上青春易逝,自己在宫中众美女中的竞争力肯定会走下坡路,这也是自己所忌惮的。 将军卸甲、美人迟暮,最是人间留不住,杀猪刀谁也敌不过。自己老了自己知道,别人却不能说,尤其是自己所爱的人! 羞辱、恐惧、失落、妒忌,交织在一起,使这个女人变的疯狂,顿时起了杀心。 她召来心腹宫女,乘司马曜熟睡之际,搬了几床大被子…… 沉醉中的司马曜,窒息而亡。 这件事儿告诉我们,可以强迫女人喝酒,但不能说她丑,否则,会丢命的。 生的艰难、活的幸运、死的憋屈的司马曜,结束了戏剧的一生,儿子司马德宗继位为皇帝。司马德宗智力发育不全,比当年的傻儿皇帝司马衷智商还低个七八十分,生活都不能自理,这样,司马曜的亲弟弟司马道子就全面控制了朝政。 司马曜生前注重在士族豪门和执政的弟弟司马道子之间维持平衡,给予弟弟中央执政权,同时又委派众多士族豪门子弟出任地方官。 荆州刺史王忱,中书令王坦之的第四子,都督荆、益、宁三州军事,是司马道子的心腹,故荆州控制在司马道子手中。 司马曜生前为搞平衡,任命大舅子王恭为青兖二州刺史,镇守京口,控制江淮地区。 王恭与王忱原是很好的朋友,然而,王恭忠于皇帝司马曜,王忱忠于司马道子,二人政见不合,就会因琐事反目。 魏晋名士个个嗜酒,王忱亦不例外。392年,正值壮年的王忱喝酒喝死了,荆州刺史位置出现了空缺。 心腹喝酒喝死了,那得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